页面上的每一个元素,都不是随意摆放上去的。一定会和其他的元素产生联系。
一旦能说出事物的名字,就很容易注意到它们的存在并进一步掌握它们。
这句话初读起来很拗口,深思之后发觉世间事都是如此。看上去高深莫测的东西,往往都能分解成更小的组成规律。如果能够掌握这些组成规律,即使没有天赋无法完成神作,但是也会比菜鸟好许多。
这也是这本书作者的初衷:并不是因为你没有设计或者审美的细胞。设计有这几个可遵循的规律。如果你能够开始应用并尝试掌握它们,你也能设计出好的作品。
女儿出生之后我也不可免俗地加入了“焦虑老母亲”的大军。有一天在网上浏览的时候发现了“中性育儿(gender neutral parenting)”这个词。点开之后发现这种育儿法推崇不按照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育儿,非常戳我的点。可能因为我还是希望女儿能独立活出她自己,而传统的女性刻板印象好像负面的太多了:安静,数学不好,情绪化,柔弱,以家庭为中心……看了好几篇博文之后觉得都是隔靴搔痒,直到找到布朗教授(Christia Spears Brown)的书——《Parenting Beyond Pink & Blue》。
布朗教授是肯塔基大学发展心理学副教授,在过去20年里一直在研究性别如何影响儿童的生活。她同时也是两个女儿的母亲。在育儿上,她并不赞成想要抹去性别影响的“中性育儿”,因为性别是客观存在,且很难改变的。不管你怎么防范,孩子们总会进入社会接受影响。
从前,人们认为儿童只有在能够识别没有图片线索的单词,或者可以拼写成人可以阅读的单词时,他们才有读写能力。那时主要有两种读写能力培养理论,一种是成熟理论(maturational theory),该理论认为读写能力开始之前必须满足一系列生物学和神经学上预定的里程碑。另一种是阅读就绪(reading readiness),认为儿童在学习读写之前,必须顺序掌握一些其他技能。
直到1966年新西兰研究人员[Marie Clay]提出了读写萌芽的概念,用于描述幼儿在不具备传统意义上的阅读能力之前和书籍互动中所表现出的行为。 之后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初,关于儿童早期语言发展,幼儿教育以及对阅读就绪概念的重新审查的研究蓬勃发展。提尔(Teale)和苏尔兹比(Sulzby)整理了当时主要研究成果,编辑成册。于1986年,出版了《 读写萌芽:阅读和写作》(Emergent Literacy: Reading and Writing),正式将儿童从出生到传统正式学习读写(6岁左右)之间的时间定义为读写萌芽。同时提出识字是一个萌芽的过程,并没有严格的技能层级。许多技能和概念,例如元语言意识(metalinguistic awareness),印刷品意识(print awareness)和口语表达(oral language),都对萌芽过程有帮助。
昨天开始,小土城市长宣布了“封城”令:酒吧餐厅不能进去吃饭,只能外卖或者送餐。一些人流多的社区机构也关闭了,比如图书馆。这周刚开始的时候学校托儿所就已经关了,白宫也出了禁止十人以上的群聚信息。
看到酒吧餐厅也不让去的时候,我平静下来了。
从一月到现在,本来觉得已经没有什么情绪了,可是看到同样的新闻英文版在其他国家重新放一遍,心里还是堵得慌——主要是被美国人闹的。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使用Time Blocking两周了,来做一个复盘。 下面是某个工作日的样例: